关于对打通人才成长瓶颈,创新淄博人才机制的建议的答复
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
16316
建议人:
主办单位: 淄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答复时间: 2023-05-31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马*等10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打通人才成长瓶颈,创新淄博人才机制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人才机制不仅仅是引进机制,更重要的是要包括人才培养和成长元素,创新性制定政策,支持人才的科研(如:课题研究、图书出版、科研活动)和干事创业(如:岗位、职称、创业基金、办公条件、人才组成等),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形成人才带动事业,事业成就人才的局面”的建议

近年来,市人社局立足工作职能,在市委人才办的领导下,持续优化人才政策,为人才培养和成长提供政策支持,不断提升人才服务质效,为人才来淄留淄创新创业提供坚实保障。

(一)提档升级人才政策。自2017年12月以来,我市相继出台了淄博人才新政23条、淄博人才金政37条、淄博人才金政50条、技能兴淄26条等政策措施,为我市引进、培养各类青年人才、高端人才发挥了突出的政策引领作用,自2020年以来,我市共引进高校毕业生14.2万人以上。

(二)实施柔性引才。印发《淄博市柔性引才实施办法》,在不改变市外人才与所属单位人事、档案、户籍、社保等关系的前提下,支持用人单位通过顾问指导、挂职、兼职、合作、退休特聘等多种形式,按照“契约管理、绩效激励”的原则灵活引进人才,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通过柔性引才方式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来淄创新创业

(三)加大对高层次青年人才扶持力度。升级《淄博市博士后管理办法》,博士后研究人员完成开题报告后,市级财政给予5万元一次性启动资金。鼓励在站博士后人员申请国家、省博士后科研项目资助,符合条件的,按1:1比例给予配套资助单个项目最高资助金额不超过10万元。博士后出站后留淄全职就业或创业的市财政给予1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上述政策的出台,为高层次科研人员来淄就业提供了保障支持,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四)保障高层次人才在淄生活便利。出台了《进一步优化高层次人才和企业家发展环境的八类服务事项》,为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办理 “淄博精英卡”,高层次人才凭 “淄博精英卡”享受交通出行、旅游服务、体育健身、医疗保健、子女入学等19大类28项服务。截至5月底,已为4198名高层次人才办理“淄博精英卡”。

二、关于“人才引进、培养和成长机制与方案要有创新性力度,要坚决破除那些妨碍和影响人才培养和成长的落后政策和条款,打破部门藩篱,力度要到肉,不可隔靴挠痒,破除不了积弊、打不到痛处、挠不到痒处,没有创新性和战略眼光。起不到历史性、全局性作用”的建议

近年来,市人社局聚焦人才“引、育、用”,不断创新人才招引方式和人才培养机制,聚焦人才链,赋能产业链,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实施靶向引才行动。依托“淄博-高校人才直通车”品牌,甄选与产业链密切相关的重点高校,打通与高校对口院系间的精准对接之路同时推出“企业展示+岗位介绍+现场答疑+简历投递+现身说法+政策宣讲”六位一体的线上直播招聘直通院系模式,举办专场招聘活动,助力企业实施精准招聘。

(二)持续优化事业单位人才队伍。面向30周岁及以下人才,在全市开展“青年人才储备行动”。为优化学历结构,面向硕士研究生及以上人才,开展高层次人才招聘。为引进更多优秀高校毕业生,面向应届毕业生及择业期内毕业生,开展高校毕业生招聘。

(三)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专技岗位分级竞聘工作。探索建立分级竞聘、能上能下的专业技术岗位竞聘机制,立足部门职能,切实做好分级竞聘工作的政策宣传推广、业务指导、检查和监督,鼓励更多事业单位进行探索尝试,不断扩大分级竞聘的范围,有效打破了传统的用人观念和论资排辈的现象,激发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四)紧抓领军型技能人才培育示范引领。我市创新出台“技能兴淄26条”,成为省内首个支持技能人才发展的系统性政策文件,政策措施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创新性、领先性和竞争性,为全市新时代技能人才工作提供了充分的政策支撑。同时,新出台《淄博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持续扩大“技能兴淄”职业技能竞赛品牌影响力。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代评。落实竞赛选手技能等级晋升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选手,由主办单位或主办单位商职业资格实施机构(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颁发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切实发挥技能竞赛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渠道作用。

下一步市人社局将继续加大人才招引、培养力度,指导用人单位落实好各项人才服务政策,充分释放人才政策红利,努力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环境。

 

 

淄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5月31日

1、政府牵头,成立组织、人事和各相关部门参加的专班,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外部经验,结合淄博实际,从战略的高度制定一套具有突破性、创新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人才引进个培养方案,形成机制。 2、每一个领域有每一个领域的特点,发挥部门能动性,在充分征求意见和论证(各部门和层级的利益有关方共同参加,切不可流于形式)的前提下,进行增补、完善和修订,创新出一套成熟的人才机制。 3、人才对事业的带动和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一个人才或人才团队就可开创一片事业,建议以部门为主,制定人文和自然两个领域的机制,不可偏废,我们以往的人才政策,侧重了引进,没有重视培养。因为淄博是齐文化发祥地,要特别重视齐文化科研和实用人才的培养。 4、人才机制不仅仅是引进机制,更重要的是要包括人才培养和成长元素,创新性制定政策,支持人才的科研(如:课题研究、图书出版、科研活动)和干事创业(如:岗位、职称、创业基金、办公条件、人才组成等),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形成人才带动事业,事业成就人才的局面。 5、人才引进、培养和成长机制与方案要有创新性力度,要坚决破除那些妨碍和影响人才培养和成长的落后政策和条款,打破部门藩篱,力度要到肉,不可隔靴挠痒,破除不了积弊、打不到痛处、挠不到痒处,没有创新性和战略眼光。起不到历史性、全局性作用。 6、人才战略是党的二十大的重要战略安排,是我们长久发展的历史性、时代性课题,如果在这方面落后,将落后一个时代,有朝一日,我们一觉醒来将发现自己已经处于远洋的冰块上!建议方案以部门牵头、政府名义落实,在试行并不断完善,必要的话,可以人大讨论通过和监督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