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代表团在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中实现新突破 | |||
|
|||
9月25日,淄博市召开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淄博成果总结暨市属院校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市委书记马晓磊专程看望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淄博获奖选手,向他们表示热烈祝贺,勉励他们坚定信心决心,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职业技能,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会议的召开,为全市广大技能人才注入了强大的信心和动力,展现了淄博这座活力之城尊重技能人才、崇尚一技之能的良好社会风尚,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必将凝聚起“劳动淄博”建设的强大力量。 星光璀璨,“技能明星”献礼“劳动淄博” “淄博市参赛选手以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和精湛高超的技艺水平,勇夺1金1银14个优胜奖,参赛项目全部获得奖项,为山东代表团争了光、添了彩。优异成绩的取得,是淄博市委、市政府对技能人才工作高度重视的结果,其间凝聚着各级人社部门、参赛单位的不懈努力,饱含着参赛选手、教练团队的辛勤汗水。”9月24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向淄博市人民政府发来贺信。 劳动淄博,星光璀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是我国规格最高、项目最多、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赛事。9月16日至18日,第二届国赛在天津举办。大赛以“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为主题,共设109个比赛项目,其中,世界技能大赛项目62个,国赛精选项目47个,参赛选手共计4045人。淄博市共选派淄博市技师学院、山东水利技师学院20名选手参加16个项目比赛,参赛选手以精湛技艺沉着应战,实现我市国赛项目金牌、银牌“双突破”。在今年6月份举办的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上,淄博市代表团取得11枚金牌,金牌数位居全省前三名。 淄博市技师学院教师选手高鹏、昃向淋获得智能制造工程技术项目金牌。淄博市技师学院学生选手闫茂玺获得电气装置项目银牌,顺利进入国家集训队,积极备战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20名昔日“技能小匠”成为今日“技能明星”,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电气装置、计算机软件测试……16项优势项目、新职业新技术项目为淄博产业转型升级赋能加码。这是淄博青年技能人才以人生出彩助力“劳动淄博”建设的生动写照。 炉火纯青,毫厘之间尽显匠心本色 赛场相见,奋勇争先。在为期4天的赛程中,淄博市参赛选手以昂扬斗志、精湛技艺、顽强作风,与时间赛跑,与毫厘较真,与来自全国的技能高手们同台竞技、一决高下,展现了淄博市青年技能人才“力争上游、奋勇拼搏”的有为姿态。 “电气装置项目对精度要求非常高,工艺尺寸误差必须控制在2毫米以内,并且考察选手的功能编程能力,所用操作软件与国际接轨,均是英文版。这些高标准严要求给我们的集训过程带来巨大考验。”电气装置项目选手闫茂玺手中拿着沉甸甸的银牌,脸上略显稚嫩却冷静沉着,“不过,备赛参赛过程也让我的技能水平和心理素质得到质的提升,能够进入第47届世赛集训队这个更高平台。” 备赛期间,市人社部门和各参赛单位坚持协同联动、双向发力,全力保障参赛选手心无旁骛精技艺、练技能。市人社部门多次召开工作推进会,定期调研备赛情况,协调解决重要问题。淄博市技师学院、山东水利技师学院精心制定参赛工作方案,抓集训实训组织、抓关键环节攻关、抓后勤工作保障,采取邀请专家指导、赴外地集训交流等方式,有效提升了参赛选手水平。 “十年磨一剑 砺得梅花香。2012年我开启竞赛生涯,2021年拿到代表山东省参加国赛资格,从那天起,我就和搭档一起投入到高强度的训练中,配合也越来越默契娴熟。国赛赛场上,面临模块B和模块D出现的突发状况,我们临危不乱、另辟蹊径,最终收获金牌。”一头半白的头发,传递出金牌选手高鹏为大赛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脸上散发着的自信,来源于日积月累的刻苦训练。 “比赛既有萝卜雕花、用黄瓜丝堆“元宝碟”等必赛项目,又有自制面点等创意发挥自选项目,难点在于菜品的温度、创意、美观、口味,也考验临场的心态。味道能留下食客,温度则能留住人心。”烹饪(中餐)项目优胜奖选手周建龙表示,只有经过千百次的训练,才能保证菜品恰到好处。 器物有形,匠心无界。正是这种“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钻一行”的饱满热情,“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淬炼出炉火纯青般的高超技艺,让参赛选手们在技能竞技的广阔舞台上勇创佳绩、以技制胜,为一域增光、为全局添彩。 不止于赛,以赛促建引领高技能人才队伍发展 本届国赛109个竞赛项目均很好地契合了实体经济发展需要,包括传统制造业、交通运输、建筑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等各行各业,尤其是新增的20个新职业赛项,如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工智能工程技术等,更倾向于培养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储备力量。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属于‘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信息制造的深度融合,涉及到数字孪生建模、虚拟调试等5个比赛模块,对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有巨大帮助。”金牌选手昃向淋一脸自豪地介绍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将大赛的经验成果运用到教学当中,带动更多学生钻研新技术、投身新技能,为咱们淄博制造业强市建设作出贡献。” “竞赛是载体,夺牌不是最终目标,为国家、为民族培养高技能人才,才是我们真正的目标。”在本届国赛期间举办的技工教育论坛上,有关专家发言引起强烈共鸣。 竞赛,不止于“赛”,更在于“技”。职业技能竞赛为技能高手们提供一个碰撞、交流、切磋、比较的重要平台,能够更快地实现行业技能水平整体跃升。竞赛项目具有重要风向标作用,更好地反映了企业一线生产实际和人才需求。注重竞赛成果转化,推动竞赛先进理念、标准、成果转化为企业生产、职工培训和教育教学标准,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这才是技能竞赛应有之义。 “此次比赛将是新的起点,今后我会就专业教育教学进行专项研讨,完成大赛成果转化,真正将竞赛中积累的经验融入到教学当中,实现专业发展“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全媒体运营项目优胜奖选手刘哲表示,对技能竞赛中获得的经验和技能提升运用于教学,已经有了清晰的思路。 政策先行,全力保障。近年来,淄博市创新出台“技能兴淄26条”,制定《淄博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加强办赛支持和激励保障,力度全省领先。对承办市级及以上职业技能大赛的办赛单位,给予10—50万元资金支持;对市级及以上竞赛优秀获奖选手,给予2000元—50万元奖励。今年以来,启动全市首届职业技能大赛,遴选15场次29个竞赛项目,其中,聚焦20条重点产业链设置先进陶瓷、新医药、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纺织服装、聚烯烃等“分链条”竞赛15项。结合产业发展实际,遴选公布行业竞赛、专项竞赛、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等活动45场次,持续擦亮“技能兴淄”竞赛品牌。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代表团实现了国赛成绩历史性突破。下一步,市人社部门将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培养造就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技能人才队伍,为‘五个淄博’,特别是‘劳动淄博’建设提供坚实技能人才支撑。”市人社局局长孙宏业表示。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