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人社局:社保待遇静默认证与基层党建双融共促

发布日期:2023-08-31 16:02:22 浏览次数: 字体:[ ]

为持续做好资格认证工作,沂源县人社局探索开展社保待遇静默认证与基层党建“双向赋能、双促双融”创新工作,选取南麻街道鲁阳社区和燕崖镇桑家峪村开展先行试点,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

鲁阳社区打造“六心六感”工作法

以“爱心”服务增强群众“和谐感”。充分发挥鲁阳社区“同心筑梦”党建共同体引领作用,激发志愿服务内生动力,开展环境卫生清理、矛盾纠纷化解、社区义诊、公益理发、公益课堂等特色服务,在形成良性闭环同时,便捷获取待遇领取人员认证信息,实现“无打扰式”认证。以“热心”服务增强群众“温暖感”。广泛凝聚辖区资源打造“红色驿站”,便民服务“肩并肩”,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将党建元素与退休认证功能充分融合,动态掌握辖区内待遇领取人员信息。以“用心”服务增强群众“荣誉感”。通过“一网三联+自改委”模式,实现认证过程“免打扰”。引入“自治自改”理念,构建“网格员-楼长-单元长”三级网格化组织架构,在社保待遇领取人员的资格认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贴心”服务增强群众“幸福感”。网格服务下沉到每家每户,及时链接居民需求,精准掌握社情民意,突出做好社会生活参与度低、交通出行、就医购药等行为轨迹不明显、“静默认证”无法捕捉到的行为轨迹“盲区”人员的认证工作,以智能化高效便捷的完成社区资格认证工作。用“专心”服务增强群众“归属感”。鲁阳社区每季度开展畅谈网格故事、分享经验、答疑解惑等形式多样的网格论坛活动,用众人“智汇”为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赋能,讲好社区故事,散发社区能量,为资格认证工作助力添彩。用“齐心”服务增强群众“舒适感”。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社区全覆盖成立9个功能型小区党支部,建立组织联建、责任联担、问题联解、资源联合、上下联心的基层党组织体系,结合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退休党支部学习、党性体检、流动党员管理等活动,使资格认证服务“神经末梢”更加灵敏,真正实现“认证静悄悄,幸福免打扰”。


桑家峪村创新“党建引领 智慧养老”服务模式

“党建+养老”关爱空巢老人新模式将“一网三联”与现代化的“智能物联”充分结合,利用智慧系统打通了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燕崖镇与联通公司合作开发关爱空巢老人智慧系统,在独居老人家门口安装门磁传感器,监测老人家每天开关门的情况,解决了老人在家发生意外或走失后不能第一时间发现的问题,最大限度地为老人提供安全保障。同时,建立起智慧养老台账,对老人身体健康状况、子女、网格等信息进行整体掌控,实现养老管理迅速化和精确化,有效防止管理盲目性和滞后性。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使基层党组织成为人社扫除“静默认证”盲区工作的“助推器”。利用基层党组织力量协助实现手机APP自助认证。针对部分老年人无智能手机、不会刷脸认证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村居党组织力量提供协助刷脸认证服务。提供特殊群体“上门认证”流动服务。部分农村老年人因高龄、重病、伤残等原因出行不方便或是子女不在身边、面部表情无法识别等原因无法通过大数据认证,由村网格员、协理员提供上门服务帮助认证,最大限度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助扫“静默认证”盲区。培育“党员+网格员”队伍。发挥基层党组织力量,提高业务办理能力,在现有协理员队伍基础上,建立镇党委统一领导、以村两委委员为主、业务能力过硬的高素质网格员队伍。

静默认证与基层党建双融共促

沂源县人社局坚持问题导向,以基层党建扫静默认证盲区,以静默认证强基层党建抓手。寓资格认证于党员发展、精准帮扶、服务群众等基层党建工作中,形成“双向赋能、双促双融”工作机制,真正实现社保待遇人员资格认证“零跑腿、无感知、不打扰”。截至目前,沂源县已完成123153名居民待遇领取人员的本年度资格认证,认证率达99.9%。

 

          (苗雁妮、董秋慧、张霞)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